花木兰是哪朝人,为何称呼天子为可汗?可汗是敌是君?

花木兰是哪朝人,为何称呼天子为可汗?可汗是敌是君?

对于汉民族来说,北魏和金国一样都是来自北方的异族。

二、北魏与柔然的几次重要战役

花木兰大约生活在拓跋焘统治时期,她参加的很可能就是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。

始光元年(424年),北边崛起的柔然六万骑兵入侵云中(北魏云中是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,并非山西大同),不久攻陷了北魏旧都盛乐。

盛乐是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盛乐镇。蒙牛乳业的总部就在盛乐。盛乐博物馆,也是中国第一座鲜卑历史文化博物馆。

柔然在《北史》有一个很萌的名字:“蠕蠕rú“。

这年八月,蠕蠕很快被北魏击退,当年十二月,拓跋焘发兵北征蠕蠕,军队在柞山一带(约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界)取胜,蠕蠕向北逃窜。

同年的十月,拓跋焘再次发兵,五路大军北上大漠深处追击蠕蠕。蠕蠕再次北遁。

始光四年(427年)秋七月,蠕蠕又一次进犯云中,但是拓跋焘西征大败赫连昌令其恐惧而逃。

神瞏二年(429)夏四月,皇帝再次北征。这一次取得了空前大胜,史书记载:

分军搜讨,东至瀚海,西接张掖水(今甘肃省弱水),北度燕然山(杭爱山),东西五千余里,南北三千里。 凡所俘虏及获畜产车庐,弥漫山泽,盖数百万 。

这次战役后,蠕蠕元气大伤,可汗大檀愤悒病死。后来双方因为采取了和亲之策,有了一段短暂的和平。

柔然虽然不占优势,但是生命力很顽强,一直到北魏534年灭亡,柔然不断与北魏发生纷争。

从光始元年(424年)至太平真君十年(449年),这25年间拓跋焘13次进攻柔然,

顽强小强“蠕蠕”却比北魏长命得多,他坚持到北魏分裂成东西魏,又坚持到北齐代魏。在天保六年(555年),新崛起的突厥击溃了柔然,坚持了153年的柔然这才灭国。

看来北方的政权,还是要有北方政权才能彻底制服。不过很快隋唐崛起,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是狠人,这里就不展开说了。

三、花木兰参加的战争

那么,花木兰参加的是哪一次战争呢?花木兰买完了战斗装备以后随军出征,这一段写道:

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。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

在《北史·蠕蠕传》中,记载神瞏二年(429)拓跋焘北征时说:“北度燕然山,南北三千里”。

燕然山即今天蒙古杭爱山。花木兰第一次参军,可能就赶上了神瞏二年(429)的北征大捷。这次战役,柔然可汗大檀病死,其子吴提立,号敕连可汗。

后来拓跋焘娶了大檀女儿,吴提娶了北魏的西海公主。杀父之仇放一边,二人竟然成了亲戚。

《木兰辞》中还写道:

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.....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
根据史书的记录猜测,花木兰在429年从军,大约在439或者441年前后退役。

这十年间,拓跋焘驱逐吐谷浑、柔然,降伏山胡,鄯善、龟兹、粟特等西域诸国,攻灭胡夏、北燕、北凉,还两次击败了南朝刘宋政权。

从木兰辞中内容来看,花木兰似乎一直在北方参加战斗:

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 。朔气传金柝 ,寒光照铁衣。

这几句的描写,都是北方的战场。

木兰辞中多次提到天子和可汗:

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........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可汗问所欲,木兰不用尚书郎,

这里的可汗与天子,应该就是指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。

结束语

北魏拓跋焘是一代雄主,南征北战统一了北方。可惜他脾气暴躁,诛戮无辜过多,结果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。

在当时北魏的关陇贵族集团中,有一个李氏家族。在西魏时期,李氏家族中的李虎为八柱国之一,封爵唐国公。这个李虎有一个孙子,就是后来的唐高祖,叫做李渊。

李渊儿子李世民登基以后,打得突厥分崩离析。后来李世民被各族尊称为:天可汗 。

@老街味道

黄四娘家花满蹊,杜甫笔下黄四娘是何人,是歌姬还是寡妇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